当前位置:    首页  >  304永利动态  >  正文

喜报!304am永利集团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斩获3金1铜

作者:陈栩栩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5日 10:00:00点击数:

7月12日至14日,“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决赛在山东科技大学举行。经过金银奖决赛、金奖排位赛等环节,304am永利集团参赛项目在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斩获金奖3项、铜奖1项,取得历史性突破。

本届赛事启动以来,304am永利集团紧扣“以赛赋能”理念,深耕“新医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建设,积极筹备院级选拔赛。学院邀请专业评委对项目进行把关指导,对项目申报书、PPT、路演稿等进行了多轮修改打磨、优化提升,为参赛作品保驾护航。最终3支队伍入围终审现场赛,经项目路演、现场质询、问辨评审等环节激烈角逐,博士研究生唐春伟为负责人的项目“基因‘方舟’——专注基因药物递送载体研发的开拓者”(指导教师:姜新义、赵坤、陈晨、荆卫强、王小宁)获高教主赛道金奖并推荐至国赛。博士研究生刘金虎为负责人的项目“双擎破瘴——引领肝细胞癌治疗新范式的纳米编辑细胞制剂”(指导教师:张娜、刘永军、韩雷强、李泉、唐东起)获高校主赛道金奖。博士研究生郭美琪为负责人的项目“‘托’胎换骨——小分子核酸产品开启骨健康精准医疗新范式”(指导教师:宁斌、赵保兵、李媛、王文朝、张仲凯)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本科生梁雨晨为负责人的项目“光探微观——领航级近红外荧光自动微生物检测仪”(指导教师:李连、臧恒昌)获高校主赛道铜奖。

突破载体毒性困局:“仿生递送”树立基因治疗新标杆

“基因‘方舟’——专注基因药物递送载体研发的开拓者”项目针对基因药物传统递送载体的毒性困局,借助生源性物质改造,开创全新技术路线,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生”非病毒载体,克服传统载体的毒性问题。核心产品JY-001具有出色的免疫细胞靶向性能和良好的安全性,该产品的成功商业化将补全我国递送载体自主创新短板,推动基因治疗全产业链发展。

引领细胞制剂发展:“双擎破瘴”构筑实体瘤治疗新范式

“双擎破瘴——引领肝细胞癌治疗新范式的纳米编辑细胞制剂”项目聚焦实体瘤治疗难题,项目团队历时八年攻坚,突破巨噬细胞稳定载药、规模化制备、靶向肽修饰三大技术瓶颈,形成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功推出以GPC3靶向载药巨噬细胞为核心原料的博凯-001M注射剂。凭借巨噬细胞制剂强浸润、高活性、低毒性等优势,为肝细胞癌患者带来全新生存希望,开创了全流程国产化的第三代药物递送系统在实体瘤领域的应用新篇。

突破骨健康科技瓶颈:“托”胎换骨开启精准医疗新纪元

“‘托’胎换骨——小分子核酸产品开启骨健康精准医疗新范式”项目团队历经多年攻关,通过功能组装修饰技术,创新性地开发出了以小分子核酸tRF为主要成分的防治骨质疏松产品,有效解决传统药物吸收率低、依从性差、副作用大的核心痛点,不仅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偏远山区老人,更带动就业与医疗技术创新升级,真正做到了用科技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健康之路。

突破无菌检测痛点:“荧光传感”树立快速检测新标杆

“光探微观——领航级近红外荧光微生物自动检测仪”项目针对无菌产品无菌检测需求及现存问题,兼顾操作简便性以降低人员操作差异影响,创新性开发细菌快速检测荧光传感器阵列。该项目融合纳米材料等多项技术,以单壁碳纳米管为核心,经7种ssDNA修饰并固定形成阵列,实现细菌代谢“可视化”实时监测,应用于药品生产等多领域,提供低成本、高灵敏方案。相较传统无菌检测方法,具备快速、低损等优势,助力打通生物医药放行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学院将以大学生创新大赛为契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用赛事成果故事激发参赛热情,不断优化提升参赛项目,推动更多药学创新成果在赛事中出新出彩。